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养殖知识 » 淡水鱼养殖 » 龟鳖养殖 » 正文

水产养殖走出“靠天吃饭”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30  浏览次数:760
核心提示:  近日,久违的太阳露脸,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山塘镇等地大大小小的池塘里,增氧机正在努力工作。清新区是清远市淡水鱼养殖的
   近日,久违的太阳露脸,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山塘镇等地大大小小的池塘里,增氧机正在努力工作。清新区是清远市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区域,记者走访了解到,连日来的强降雨对清远淡水养殖业影响整体可控。

  “这次强降雨对我们影响不算大,只要水不满过鱼塘就不怕。”邓伟坚是清新区淡水鱼的养殖大户,养殖面积大约有1000亩。他有30多年养殖经验,每次遇上强降雨都会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

  清远市清新区渔业加工流通协会会长、清远市泓海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伟华介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持续的强降雨对水产养殖影响很大。主要是对池塘水质、浮游生物等养殖环境的改变,造成水产动物应激反应,雨后很容易爆发各类病害。

  他解释,一方面水体光合作用变差,引起池塘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另一方面池塘底部耗氧增加,池底的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了池塘缺氧状态。另外,如果暴雨太大,池塘水面上涨,甚至出现漫塘漫基的局面。

  “靠天吃饭的农业,要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就要将所有风险因素前移,做好充足准备。”周伟华介绍,在暴雨前加强巡塘管理,加固塘埂和养殖设施,注意安全,加强对增氧机等设备的检修,防止漏电和触电的发生。加强水质调控,及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池塘溶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防止水质恶化。给池塘泼洒一些针对性的药物缓解因暴雨、气温突变、转水等引起的水产动物应激反应等。

  据了解,清远水产养殖约25万亩,其中17万亩为鱼塘。此次强降雨前,各级相关部门对养殖户针对性地发布天气预警。同时,当地渔业加工流通协会也给予专业性指导,提醒养殖户注意水质变化,加固塘基、检查增氧泵,对暴雨过后的鱼类出现应激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等,减少强降雨对池塘养殖影响。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