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才常村入冬后的第五批收网捕蛙了。“入冬后,进入黑斑蛙上市黄金期,蛙的‘身价’看涨,每斤批发价达到15-16元,到春节前后,价格翻倍。”浏阳市枨冲镇才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庆湘说,“如今两天可以出一万斤黑斑蛙,销售额十五至十六万元。”
该村稻蛙共养基地有160亩,亩产黑斑蛙超2000斤,预计总产量将达25万斤。按15-16元/斤的价格估算,今年的总销售额将达400万元,预计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超百万元纯收入。
“‘稻蛙共生’模式太好了,养的蛙吃虫、除草,稻田都不用打农药和施化肥了,不仅省了钱,稻谷和蛙都是原生态的,卖的价钱也更高了!”38岁的才常村村民唐沙掰着手指头算。一旁的欣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收购商徐良告诉记者,这里的蛙普遍较大,产量又高,他们在这里收了两年的蛙,客户都很喜欢。
据悉,除售卖鲜蛙,才常村还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在科研院校、民营企业的结对帮扶下,研发出既能走向餐桌也能进入超市的黑斑蛙即食产品,尝试提取蛙油制成美容产品原料,将黑斑蛙内脏制成饲料,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一只蛙身上获得超过两只蛙的效益。
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才常村村集体负债一度高达500万元。2019年以来,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才常村通过“支部领办、农户参与、村企合作”形式,大力发展稻蛙生态养殖,探索建立黑斑蛙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走出了一条“链式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从省定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的华丽蝶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已突破百万大关, 如今正朝着两百万元目标迈进。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才常村始终坚持“发展为了村民,成果村民共享”,在集体经济收入中设立民生实事专项资金,用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让村民充分享受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沿着干净整洁的油砂路步入曲尺湾屋场,宽阔的广场,修缮一新的文体活动中心和冷水古井,黄色的栅栏围着菜地,灰色的古栏围着步道,彩色的墙绘装点着农房,呈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美景。
“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把蛙养好,把村子建美,还要带领村民们一起建民宿、开农场,发展农耕体验、科普研学、休闲观光等新产业,让大家在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在田野里体验快乐生活!”陈庆湘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