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尾灯
金尾灯又名彩丽灯、美丽灯、黑楔灯、三角灯,脂鲤科鱼类。金尾灯是身体最高宽的灯鱼。体长4~5厘米,外形与头尾灯甚相像,侧扁而宽,头圆眼大,口略上位。身体为半透明的茶褐色,各鳍透明,尾柄处有前粗后细的黑色楔形斑(在一定的光线下呈现暗蓝色)。该斑的上方有一条亮黄色条带,是全身最明亮处,故名“金尾灯”。眼睛虹膜上半部分金红色,下半部分绿褐色。
两性差别不明显,只能在繁育期从追逐和被追逐的关系上辨别雌雄。产卵前的雌鱼腹部鼓起。金尾灯喜欢半软的弱酸性水,适宜水温22~26℃;饲养环境中偏爱种植大量水草的幽暗环境;食物活饵为主,能兼吃少量藻类和干饵。该鱼性情温和,能和别的小型热带鱼共养,特别适合跟头尾灯和红光管等习性相似的灯鱼群共同生活在较大的生态水族箱中。
要养活这种鱼并不困难,但要保证它们有最佳的体色需要一点小技巧,如水草和水族箱中的布置要选择深色的,水质要软水体要清洁。当它们的背鳍和臀鳍呈现淡淡的黄色晕时,身体的光泽往往也是最佳的。在柔和的光照下,它们原本透明的鳞片会反射浅浅的蓝绿色冷光,近看时非常优雅。如果照明光线不够柔和,可以在灯管上蒙一张半透明的薄纸或塑料薄膜,光线最好从前上方照向水下,背景光不要太亮。
金尾灯是热带鱼迷公认的较难繁殖成功的种类,基本原因是配对难和仔鱼养育难。它们的配对是自由式的,需要进行群养,如果各方面条件合适,其中的雌雄鱼可能就会自然配对。人为的一雌一雄配对效果很不好,有时甚至把已经配对的鱼捞出到单独的容器中待产也会有问题,这种对配偶和环境挑剔的配对习性在热带鱼中是非常罕见的。小编建议可以借鉴大多数喜暗灯鱼的仔鱼培养方法。
在一个合适的水族箱中只养这一种鱼,数量不少于6条,提高水温,调软水质,放些细叶水草。如果其中有配对的鱼也不要将其与原来的鱼群隔离,可以等它们产卵后,把卵连同原水族箱中的水一起吸入黑暗的小容器中培养。有资料称金尾灯的幼鱼在孵出后的1个月内生长缓慢,只能接受“灰水”这样极小的浮游生物,而且要尽量不换水并保持水的清洁。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养育幼鱼对大多数热带鱼迷来说将是件很艰苦的工作,稍有懈怠,幼鱼的死亡率便会很高。有些成年后的金尾灯体长不足4厘米,这显然是幼龄时期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小老鱼”,这样的鱼繁育的可能性很小。
红鼻剪刀
红鼻剪刀又名红头剪刀、红头脂鲤、红鼻鱼,脂鲤科鱼类。该鱼体长5厘米,身体纺锤形,头圆眼大。背鳍高,位于背部中央,在下方有一对腹鳍与之相对;尾鳍大,深叉形。全身半透明,体色基调淡青泛黄,透过半透明的肌体隐约可见深色的脊骨和白色的腹部。亮丽的色彩分布在头和尾。头部红色,眼睛虹膜亦然,红色的范围因亚种和饲养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少则仅限于吻端至鳃盖上方,多则可延伸至体侧;尾鳍的正中和上下叶均有黑斑,3块黑斑被乳白色条纹隔开、包围。
“红鼻”指头部,“剪刀”指尾部。除尾柄前很小的脂鳍是不透明的浅色外,其他各鳍均晶莹透明,鳍条闪着金色光泽。两性外观相同,在非繁育期无法分辨。红鼻剪刀是知名度很高的热带鱼,正常的饲养水温是22~28℃,适宜偏软的、pH6~6.5之间的老水。它们性情温和,喜欢成群活动,也适合跟大小合适的其他热带鱼混养;喜欢活饵也乐意接受人工干燥饵料。
该鱼在自然界的繁育受季节性气候条件的影响甚大,在水族箱中不易繁育成功。在繁殖季节,成群的红鼻剪刀进入水浅而开阔的极软水体产卵,每条雌鱼能在1~2小时内陆续产下200~400粒大而透明的卵。水族箱饲养时可以模仿类似环境条件诱导亲鱼发情,如果有幸使它们产卵,可以仿照其他灯类鱼的繁育方法,把卵安排在安静的黑暗水体中孵化、培养。有资料称,红鼻剪刀的性成熟期在6个月以上,繁殖周期常超过60天。
把这些漂亮的热带鱼小家伙们带回家不难,养活它们也不难,难的是让它们持续繁殖下去,形成一个体系。尤其是金尾灯对繁殖环境要求近乎苛刻,如果要类比的话,那就是不接受相亲,不接受长辈包办婚姻,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己找到的才是最合适的,哈哈,也是很有个性。小伙伴你会想带它们回家吗?欢迎常驻雯雯家来看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