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养殖知识 » 热带鱼养殖 » 正文

江苏无锡:守绿换金 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力保太湖碧水安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15  浏览次数:632
核心提示:  日前,无锡市发布了《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太湖北部湖区水质达
   日前,无锡市发布了《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根本性好转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太湖北部湖区水质达到Ⅲ类;全市国省考河流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Ⅲ类,重点断面Ⅱ类比例力争达到45%。围绕这一目标,无锡将在农业方面构建绿色生态循环新模式,通过外源减量助力太湖水质进一步提升。位于太湖上游的滆湖,距离太湖约25公里,其水质与多条入太河道紧密相连。宜兴高塍镇是无锡的农业养殖重镇,沿着滆湖共有两万多亩的蟹塘,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为此,滆湖沿线的官林、高塍、和桥三镇,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全面实施3.15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通过“三池两坝”技术的提升,污染少了,水质也变好了。

  宜兴市高塍镇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晨说:“大家往那边看,这整个区域就是一个占地230多亩的净化区,包含了沉淀池、曝气池、涵养区等三个池,再加上两个坝,就形成了‘三池两坝’。其中,过滤坝有很多小孔,里面有很多的活性炭、火山岩、陶粒等材料,水流过这些材料就能吸附富营养物质。”近年来,无锡狠抓种植业清洁生产、畜禽养殖整治和渔业绿色发展等投入品减量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现太湖一级保护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清零,完成太湖及岸边带3公里缓冲区水产退养任务,为太湖治理做出了应有贡献。与此同时,开展“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污水、家河家塘、农田风貌等做了多次整改提升;紧扣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新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所责令整改、关停,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从源头狠抓水质提升。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部署要求,无锡统筹部署农业农村领域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近日,《无锡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建军介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以及有机肥替代等,利用科学施肥新技术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建立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加强农药化肥减量新技术的研发。”

  根据方案,无锡将通过推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等10项工作,确保到202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较2020年消减3.0%,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削减2.5%,建设完成6.94万亩市属“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指导养殖池塘开展标准化改造,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在90%左右。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