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出代表向你游来
大鲵之大无奇不有
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它的身材体大而扁平,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头部疣粒显著,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皱。
雄鲵肛部隆起,为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大鲵一般身体全长59厘米~85之间,其中头体长位31~59厘米,但这也只是有关大鲵身材的平均数值,最大个体全长甚至可达200厘米以上。
捷克布拉格动物园中就有一尾名为“卡洛”的中国大鲵,这位“娃娃”身长1.58米,据信是地球上在世最长的娃娃鱼。

卡洛,目前最修长大鲵
“卡洛”(Karlo)是2014年由德国位在斯图加特的国家自然史博物馆送给布拉格动物园的。
据估计“卡洛”年龄为37至38岁,重约35公斤,园方前天为牠量身,确定身长是1.58公尺。
大鲵为什么比恐龙长命?
大鲵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这也就是说大鲵的祖先比生活在2.3亿年前中生代的恐龙还要早上一亿多年,真的堪称是动物鼻祖了。目前世上最早的中国大鲵化石出土於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
成年大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别看名字温和,大鲵可是一种凶猛的肉食类动物哦。
大鲵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看得出大鲵可生存的范围还是很广的,从南到北几乎都能适应,也难怪能跨越3亿年而来了。
并且大鲵还有一个本领想来也是它们能活久见的原因。有一句话叫给点阳光就灿烂,而大鲵是给点吃的就好几年,往往一次饱餐之后可以两三年不吃东西,照样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除了吃饭这件事特能忍比骆驼藏水还厉害,大鲵能生存至今还是因为身体内的一项优势,那就是它们原始的身体结构。

原始并不完全代表落后哦
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大都会根据环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性格”,于是使原始的身体结构发生“特化”。比如生物课学过的,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建筑都覆盖了一层灰蒙蒙的颜色,于是灰色的蛾子比其他颜色的蛾子更能在鸟的面前伪装自己,于是经过优胜劣汰,灰色蛾子最终成为了大多数。这就是特化,根据环境而进化。
特化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猎豹为高速奔跑特化脊椎和体型,牦牛为高寒环境特化出一身毛皮等。经过特化的动物比身体结构原始的动物更适应当前环境,于是成为“优势物种",优势物种不是说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而是说这种动物特别适应环境,在当前环境活得最滋润,比如澳大利亚泛滥成灾的野兔就是优势物种。
但是特化也并不是一本万利的,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就是它们因为改变会过于依赖当前的生态环境,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便会产生不适。
比如某些蜂鸟的嘴已经完全进化成适合吸食固定的植物花朵的蜜,一旦这种植物灭绝,这种蜂鸟就跟着灭绝。
而和大鲵同时代的恐龙也是最好的例子,南方巨兽龙的锯齿放血型牙齿,就是专门针对大型蜥脚类恐龙的,比如阿根廷龙。一旦阿根廷龙灭绝,巨兽龙也不能独存。
恐龙崛起于晚三叠纪,那时全球性的干旱打垮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合弓纲,原本身体结构原始的恐龙开始爆发性进化,短短的几千万年里就高度特化,无论是植食恐龙还是肉食恐龙都非常的高效,于是统治了整个中生代。
而娃娃鱼的身体结构非常原始,适应能力较差,于是被优势物种打压,所以娃娃鱼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数量分布都很稀少。
白垩纪晚期,甚至不需要彗星撞击,被子植物的出现,就给了那些完全适应了吃蕨类和裸子植物的植食恐龙沉重的一击,而习惯了吃植食恐龙的肉食恐龙也跟随受打击,再加上彗星来那么一下,K-T大灭绝就发生了。
但是娃娃鱼身体结构原始,什么样的环境它都能勉强适应,所以才能熬过一次又一次的大灭绝事件生存至今,原始=万金油。
不要让活化石只能成化石
除了官方学名,大鲵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这娃娃鱼的别名了。这自然是因为大鲵的叫声犹如娃娃般细腻,因此除了娃娃鱼它还有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腊狗等名称。

谁还不是个娃娃呢
娃娃鱼的叫声特殊身份也特殊,作为有着“活化石”之称的远古老前辈,娃娃鱼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 ver 3.1--极危(CR)、《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虽然大鲵分布广,但它们的栖息地被山涧、湖泊、河流分开,因此造成了中国大鲵的基因在每个区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互相之间的繁殖变得非常困难。大鲵对水的环境非常依赖,迁徙能力也是动物之中最差者之一,自身的生物学因素,诸如自然繁殖困难,幼苗成活率低等。
再加上大鲵生存的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设施等,因其栖息地被占用,以及利欲熏心人为过度捕捞和偷猎等外部人为因素,造成大鲵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濒临绝灭,甚至在局部地区灭绝。
保护大鲵赖以生存的环境,转变观念从源头上消除不法分子偷猎的动机,没有买卖就能没有杀害,保护大鲵刻不容缓,不要等“活化石”只能成化石再追悔莫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