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网上市场 » 正文

鞠茂伟:全球每年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贝类和软体类生物中含量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443
核心提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想 见习记者 郭佳立中国海洋报记者 郭松峤 路涛7月20日,上海极地码头一派繁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想 见习记者 郭佳立

中国海洋报记者 郭松峤 路涛

7月20日,上海极地码头一派繁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博士鞠茂伟在参加完欢送仪式后,快步走上“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未来两个多月,他将和百余名队员在极地探索未知奥秘,碰撞奇思妙想。

鞠茂伟所在的小组负责北冰洋微塑料监测任务,“海洋微塑料是海洋环境中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大块塑料的解体、洗涤用品中的微塑料添加剂、合成衣料等。”鞠茂伟解释,这些微塑料散布于海洋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它容易被海洋生物摄食,当人们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潜在危害,被形象地称为“海洋PM2.5”。

有数据显示,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从近岸到大洋,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水表层到深海海底。据统计,世界大洋目前漂浮着至少5.25万亿颗塑料微粒,重达26.9万吨。全球每年会有成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导致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贝类、软体类生物中相对含量较高,一些小的塑料颗粒会进入海洋生物的组织、器官,引起病变。

鞠茂伟介绍,队员们会在现场采集北极海域的海水、沉积物、生物体、海冰、海洋漂浮垃圾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从而获得北极、亚北极海域微塑料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主要来源等情况。

此前,鞠茂伟的研究方向是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海洋垃圾污染和陆地垃圾污染的关系密不可分。”鞠茂伟说,海洋垃圾有80%来自陆地,陆地垃圾管理和处理不善,导致海洋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而海洋垃圾的防治工作需要贯彻“陆海统筹”理念,从陆地加强垃圾的污染防治,减少和阻止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海洋微塑料是近年来国际热点问题。不久前,一场在贵阳召开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中,特意设立了海洋微塑料研讨会。鞠茂伟当时就坐在台下,听完各国专家学者的讨论,他感觉很震撼,他知道,作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海洋微塑料监测小组的队员,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他将与海洋微塑料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雪龙”船出征的汽笛拉响,鞠茂伟心情十分激动。他期待,能在此次考察中对海洋微塑料有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希望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能够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守护人类共同的海洋。

(原标题:鞠茂伟:全球每年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贝类和软体类生物中含量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