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养殖知识 » 淡水鱼养殖 » 冷水鱼养殖 » 正文

特色水产养殖助农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05  浏览次数:440
核心提示: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夷陵区分乡镇大中坝村不少村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尽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5月9日,在分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夷陵区分乡镇大中坝村不少村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尽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5月9日,在分乡镇大中坝村,伟城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燕正在和自家社员、村干部讨论如何拓宽销售渠道。38岁的刘燕干事颇有魄力,2000年,刘燕从外地买回了20条娃娃鱼鱼苗,创办了养殖合作社,与其他鱼类养殖模式不同,刘燕的娃娃鱼养殖基地建在地下室里。

  娃娃鱼,学名大鲵,它喜欢低温、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山洞、地下室等较适宜作为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场所。跟随刘燕,记者来到了地下室,借助灯光,只见室内建有一排排养殖池,每个池里大概有10到20条娃娃鱼。创业之初,刘燕的娃娃鱼养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迫于资金压力和技术缺乏,养殖规模一直无法提高。后来,刘燕不断自学养殖技术,根据娃娃鱼的养殖年份分开喂养,养殖池内严格控温、控光,为娃娃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养殖成效。目前,合作社的娃娃鱼已有2000条左右,产品直销市内多家超市和酒店。不少社员也从先前的“养殖小白”变成了技术能手。

  “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看着别人养娃娃鱼,我还有点不想养。刘燕就要我一次少养一点,假如销路不错,就多养殖一些。合作社教我们养殖方法,告诉我怎么养殖,怎么清洗、消毒池子。我现在对娃娃鱼的养殖很有信心。”社员彭桂连说道。

  “一年卖一吨多,合作社目前一年的利润大概在5万块钱左右。我想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更多的人来参加我的合作社,提高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刘燕告诉记者。

  据了解,大中坝村养殖娃娃鱼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养殖技术较为成熟,现已有两家成熟的合作社,共带动农户30余户,年产娃娃鱼可达8000条1.6万斤。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主动对接市场主体,扩大销路,组织村民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培训授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分乡镇大中坝村党支部书记黄涛表示。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