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养殖知识 » 淡水鱼养殖 » 泥鳅养殖 » 正文

冬季水产养殖池塘并塘的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333
核心提示:  并塘是冬季的一项重要的渔事活动。初冬水温下降到8℃以下,病害较少,鱼类基本停食,鱼群活动力减弱,这时是并塘的最佳时机
   并塘是冬季的一项重要的渔事活动。初冬水温下降到8℃以下,病害较少,鱼类基本停食,鱼群活动力减弱,这时是并塘的最佳时机。

  1、池塘选择

  池塘避风向阳,呈长方形,水质较好,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水位稳定在2~3米,淤泥不超过15厘米,并塘的成鱼池面积5~20亩为宜,鱼种池在3~10亩为宜。

  2、并塘时间

  并塘时间以停止投喂饲料5~10天后开始为佳,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之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并塘过早,水体温度高,高密度蓄养会使鱼类体能消耗过大,体质下降,影响成活率;并塘过晚水温太低,拉网、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容易冻伤鱼体。

  3、并塘密度

  并塘池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中溶氧、鱼体规格、并塘鱼的种类而定。一般情况下,鱼种宜300~500公斤,成鱼暂养每亩可控制在500~800公斤。

  4、分类筛选

  首先,成鱼与鱼种分塘放养。若成鱼与鱼种如混合越冬,则成鱼上市时频繁的拉网会损伤鱼种。鱼种可并塘越冬,也可直接进行冬放。第二,剔除或专池放养体质差、有病的和受伤的鱼。第三,分规格、品种下塘。由于有些品种产量大、规格差异明显或空闲池塘足够多,并塘时应进行品种、规格筛选,分别放入专池单品种越冬;如存在备用池塘数量少、部分品种产量小等因素,也可几个品种或几个规格混养一池;鲤鱼最好单池存养。

  5、并塘后管理

  并塘后池塘鱼载量大,要加强巡塘,仔细观察天气、水质、鱼群活动等情况,密切监测水中溶氧、透明度、酸碱度等指标,必要时采取增氧设备、换注新水等措施;水温回到10℃以上,应投喂少量精饲料;水位要稳定,中下层水温变化不能太大;隆冬时节要及时破冰,防止鱼塘缺氧;加快成鱼销售、鱼种放养力度,降低池塘负载,整个并塘暂养过程要在翌年升温前结束。

  另外并塘过程中鱼身上难免会出现伤口,这些伤口在低温中非常容易感染水霉病,一旦感染死亡率在95%以上,给养殖带来极高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用做好预防水霉病工作。

  如何治疗水霉病

  使用纯中药成份的水美净,主要成份为五倍子,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由于水霉、鳃霉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如体表腐烂、白毛附着、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鳃丝出血等现象;

  每包200克,用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6亩水面,每日一次连用2天即可解决水美病问题,安全高效。

  五倍子防治水霉病的原理是:五倍子主要成分没食子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将患处覆盖,可使炎症表面结痂,遮盖感染起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

  因此,五倍子用于水霉病防治主要是收敛伤口作用,可以促进水霉菌感染伤口的愈合。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