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是水产养殖饲料行业的传统龙头,随着水产行业走出2015 年的行业底部,以及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公司的传统农牧业务将步入稳定增长期。同时,农牧业务周转率高,现金情况好,将为公司提供坚实的现金保障。
多晶硅业务将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经过多年布局,公司现在已经掌握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工艺,并且充分享受国产化设备及区位布局的后发优势,目前公司多晶硅成本稳居行业最低之列,随着行业后发优势的逐渐消退以及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多晶硅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来源,预计2018 年底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7 万吨,较2017 年底增加5 万吨,其中高品质的单晶硅料占比超过60%,即使在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悲观情境下,上述产能也将为公司带来10 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并具备较大的业绩弹性。
电池片业务,公司已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电池片供应商之一,凭借卓越的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公司成为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极强的企业。尽管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电池片环节的价格和毛利率面临压力,但在成本端硅料和硅片的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价格降幅也更明显,公司显著的成本优势将有效地撑起电池片业务的盈利空间。2018 年底公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0.9GW,较2017 年底增加一倍。随着未来两年公司电池产能的持续扩张,电池片业务的盈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2018-2020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0/0.77/0.92 元,我们采用分部估值法,其中农牧业务估值129 亿元,光伏业务估值203 亿元,综合目标价8.55 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下游装机需求及补贴。
多晶硅环节龙头企业竞相扩产,加剧行业供需失衡,造成价格加速下降。
国内需求限制倒逼企业出海,恐引发国外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