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阳西县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含主要沿河)共涉及339户12786.08亩,主要分布在沙扒、上洋、溪头、织篢、程村镇。其中,主要沿河是黄什河、织篢河,涉及50户3000多亩。目前,已签订合同建设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环保设施264户,涉及养殖面积9200多亩;已启动开工建设161个,涉及养殖面积5400多亩,已完工投入使用66个,涉及养殖面积3300多亩。
据阳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养殖场业主加快尾水治理设施建设,县政府对在2021年之前完成建设并验收的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项目实施政府财政资金奖补。对在今年8月、9月、10月阶段完成设施建设并验收合格的,县政府进行4万元、3万元、2万元不等的奖补,对明年启动建设政府不再奖补。对不配合继续直排的一律取缔。
今年以来,阳西县认真抓好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全面推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促进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县组织参观学习组到吴川市参观取经,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进一步做好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并成立县级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下设综合组、现场检查组、技术改造组,各镇也参照成立了整治专班,齐抓共管,全力推进。
为推动近岸海域水产科学养殖、生态养殖,阳西县印发了《阳西县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8—2030)》,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区域范围;先后印发了《阳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阳西县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依法依规进行水产养殖项目建设和健康生产管理。此外,县农业农村局同碧沃丰工程有限公司制定了《阳西县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项目方案》,要求养殖户保证在养殖期间采用粗养方式进行养殖,不投饲料、不投药物,养殖尾水排放按照养殖尾水要求进行再利用。
推进近岸海域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重在监督管理与技术指导。为此,该县双管齐下:一是组织开展全县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区域范围渔业养殖网箱、贝排养殖和底播贝类养殖等渔业养殖设施的核查登记工作,强化海域使用管理和渔业养殖管理;二是聘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开展阳西县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和生态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提供方案、施工图,现场指导生态减排技术示范点和尾水处理设施验收等工作。
与此同时,阳西县采取多形式强化水产养殖企业(场、户)宣传教育培训,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及相关村(居)委基层组织参与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整治工作,自觉爱护海域环境卫生,举报污染海洋环境行为,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水产养殖尾水整治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