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发展水产特色养殖 唱响渔民致富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9  浏览次数:746
核心提示: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古以来  鳜鱼便是有名的美味  因其身上有黑斑点  又俗称桂花鱼  鳜鱼以肉质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古以来

  鳜鱼便是有名的美味

  因其身上有黑斑点

  又俗称“桂花鱼”

  鳜鱼以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被归列为高档鱼类

  近年来,蔡甸区桐湖香景汇农业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利用桐湖优良的水生态资源,兴办起了鳜鱼养殖,带动村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水产养殖致富路。

  11月21日,记者来到蔡甸区桐湖香城大队香景汇鳜鱼养殖基地,见到了武汉香景汇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俊。衣着朴素,淳朴和善,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眼下正是鳜鱼陆续起池上市的日子,这个农家汉子浑身是劲,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2008年,在外打工的王俊决定返乡创业,因看好鳜鱼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决定开始养殖鳜鱼。起初,因缺乏养殖技术、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又遇洪涝灾害,他的创业几经波折。2011年,不服输的王俊又筹措到15万元继续投入生产,当年获得了7万元的纯收入,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回忆起当年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王俊洪认为一切都值得。

  “鳜鱼养殖难度大,对技术、水质要求都很高,同时它属于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饵料鱼,因此养殖成本也比较高。”为了满足鳜鱼的供食需求,王俊特意从广东等地引进了一批鲮鱼作为供饵,他估算了一下,每10亩池塘的鳜鱼,需要养殖30亩池塘的鲮鱼作为供给饵料。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王俊逐步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繁育养殖方法。2017年,他发起成立了武汉香景汇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技术人才,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开展生态养殖,大大提高了村民养殖积极性和养殖效益,为提高桐湖地区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

  我们的鳜鱼在市内销往白沙洲、汉口北市场,省外主要是销往上海、广州、江浙沪一带,鳜鱼市场价格大约在35元每斤。每年3月份投苗,10月份就可以开始起网,主要市场是在春节。

  ”

  王俊介绍。

  截止目前,香景汇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60多户社员,水产养殖规模达到了3000多亩,每年鳜鱼产值大概在100万斤左右,鲮鱼可以出产500万斤左右,年产值约3500万元,平均每户社员年收入达8、9万元。

  如今,水产养殖已经成为桐湖的标志性产业,水产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桐湖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目前,香景汇鳜鱼养殖基地的几类鳜鱼品种全部申请了绿色食品和地理标识标志。”下一步,王俊计划将水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型发展,打造成产品对外销售,让桐湖本地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把桐湖的好山好水变成真金白银,让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