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博会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渔业盛会。本届渔博会共有400家企业参展,参赛产品多达万余种。金安区参展参赛的4家渔业企业5个品牌水产品全部荣获博览会金奖,分别是安徽春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五谷牛”牌稻虾米、六安市金安区东青生态家庭农场“东青”牌稻虾米、六安市天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润晨”牌甲鱼及六安市金安区忠和振鑫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益留”牌乌龟、“张店帮群”牌乌龟。
近年来,金安区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主线,立足水产资源禀赋,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水产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区从基地建设、加工升级、市场开拓、品牌打造、质量安全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不断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大产业,已初步形成“量质并举、产销两旺、稻虾双赢、提质增效”的发展格局。加快实施安徽省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三年总投资118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710万元),2021年投资398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880万元),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4个,面积达1万亩。建设优质苗种繁育基地1个,面积600亩,年产优质苗种6000万尾。完善六安市小龙虾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年交易量达2000万斤。实施安徽盛河和天润小龙虾加工项目2个,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可实现年加工能力5000吨,预计年加工产值3亿元,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初具雏形。
下一步,金安区在“一产”养殖环节上,打造木南千亩稻虾示范片,重点推广“繁养分离”新模式。在提高小龙虾产量品质的同时,更利于基本农田保护,真正达到“一田双收”的粮虾共赢效果。在“二产”加工环节上,重点抓好市场建设,保障服务盛河和天润加工项目顺利投产。在“三产”产业融合上,重点抓好“小龙虾+”,拓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设专营店、直供规模化餐饮企业等销售方式,畅通销售渠道,共同唱响稻虾综合产业产业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