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虽然运营还不到两年,但有供电部门的优质服务和大力支持,我们的水产养殖越做越大,今年春季渔业产量达到了9万斤,还新引入了中华绒螯蟹养殖,农产品加工也步入了正轨。”龙水源生态农场位于子洲县马蹄沟镇,占地420多亩,负责人李宁指着不远处的鱼塘,对正在检查增氧泵设备的供电公司服务人员喜滋滋地说。
“现在养鱼很轻松,增氧、投料全是自动化,我们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的方法,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药物使用、尾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李宁介绍说。“这样既能保证绿色养殖的同时又大大提高了产量。有了可靠的供电保证,渔业产业增收快,我一定要给你们的服务也点个大大的赞。”
渔业养殖时刻离不开可靠稳定的电力支撑。为保障水产养殖安全用电,榆林公司针对水产品养殖用电的特点和要求,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后,结合区域用电特点,第一时间为其“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定期对鱼塘周围的配电线路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帮助养殖户对增氧机、投料机、抽水泵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隐患“义诊”,对配电箱进出线电流进行检测,更换老化的用电设备和破损的导线,消除用电故障和缺陷。
同时,该公司优化定点服务机制,完善应急抢修措施,加强与养殖户的联系,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贴心为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将印有服务热线、服务人员姓名、服务电话、监督投诉电话的“便民服务联系卡”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征询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要求,着力提高供电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助力养殖户增产增收。此外,该公司还结合养殖户用电负荷、用电设备等参数,为其量身定制合理的用电措施,助其降损增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该公司坚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面谋划,补强电网,聚焦特殊产业发展,在服务客户需求、供电可靠性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奋力攻坚,集合乡村特色推动电能替代,积极落实各项便民、惠民举措,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用心用情服务榆林地方经济,为人民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