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大鲵 鱼苗 海参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贝类资讯 » 正文

水产养殖文蛤的病害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1  浏览次数:1844
核心提示:  文蛤的死亡及预防  1.死亡症状:  一般先钻出滩面(俗称浮头),闭壳肌松弛,出水管喷水无力,贝壳光泽淡化,肉质部由乳白
   文蛤的死亡及预防

  1.死亡症状:

  一般先钻出滩面(俗称“浮头”),闭壳肌松弛,出水管喷水无力,贝壳光泽淡化,肉质部由乳白色转为粉红色,乃至黑色,两壳张开而死亡。从少量“浮头”到出现大批量死亡只需3~4天时间。

  2.死亡原因

  季节:江苏文蛤死亡大都发生在高温季节的8~9月此时,文蛤产卵排精后,体质虚弱,又处于雨水较名、海水療度较低、滩温过高的李节,易发生大批死亡现象。特别涂不平、有滞水的地方最易发生高温,造成死亡。

  (2)区域:潮区较高,底质较硬,含泥较大的地方最易死亡。桂别是小潮汛期的高潮区滩涂,干露时间过长,易引发死亡。

  

 

  文蛤

  (3)微生物:由于环境恶化很易造成死亡。死亡的文蛤软体部很快腐烂,污染滩涂。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文蛤死亡从潮区较高滩涂蔓延到低潮区,甚至潮下带,造成整个海区文蛤大批死亡。

  3.预防方法

  (1)移植疏养:将潮区较高的文蛤移到低潮区养殖。这不仅让出采苗区,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文蛤产卵后因盐度降低、滩温过高造成的死亡。

  (2)与对虾混养:在含砂量较大的对虾养成池中,利用文蛤与对虾混养,既能有效地预防文蛤死亡,又有利于文蛤生长,同时也可净化海水,促进对虾生长。

  (3)池塘暂养:利用池塘暂养方式来预防高温期文蛤的死亡。

  (4)加强管理:放养密度合理,控制采捕与放养间隔时间,及时疏散打堆的文蛤,及时清除滩涂上“浮头”和死亡的文始。平整滩涂,严防滞水和局部高温。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