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茂宏生态稻蛙养殖基地负责人杨志华说:“由于今年几个月不下雨,这个土质都已经硬化。为了让这个青蛙顺利地过冬,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给青蛙铺一层稻草,让它越冬保暖。还有就是铺设薄膜,让它在薄膜底下过冬。”
今年虽然遭遇旱情影响,在县水利和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移民后产业政策扶持建起的基础设施引水下,生态稻蛙养殖基地的用水量不受影响。
东安县水利和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唐永红表示,我们移民中心在基础设施、蛙苗补贴、受灾补损等方面,对他的稻蛙生态养殖产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他在青蛙养殖的道路上没有后顾之忧。
2019年,在得知父亲生病后,在外打拼的三峡库区移民杨志华返回大庙口镇白沙村家里,尽心尽力地照顾生病的父亲。在照顾之余,杨志华选择在家门口创业,选择了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青蛙养殖,用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生活,走上养殖青蛙的致富之路。
第一年,作为青蛙养殖门外汉的杨志华,流转土地、建好蛙池、引进苗子,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导致青蛙养殖成活率低。“在原有的12亩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我第2年又选择了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官田村,扩建了30亩的养殖基地”。第二年,杨志华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向青蛙养殖的行家能手取经学习,处理好青蛙饲养过程遇到的敌害、常见病、饵料等后,杨志华的青蛙养殖事业走上了正轨。
杨志华通过选择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后,实现一田多用。水稻为黑斑蛙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黑斑蛙也会反作用于水稻,有效防治了水稻病虫害,加之水源充足,水稻和黑斑蛙的品质都非常好。
“一来青蛙可以吃稻谷上面的害虫,二来稻谷可以给青蛙遮阴。养殖的青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吸引了长沙、衡阳等各地的客商上门收购”。杨志华说。
接下来做好蛙的越冬期管理工作,通过覆草、铺膜等措施,他家的青蛙依然可以实现稳产增产。预计今年青蛙产量4万斤左右,产值约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