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大家养的是鱼,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梅雨季节对水产动物的危害!

1、浮头
浮头分明显的浮头、暗浮头,除了缺氧外,鱼鳃受损后的浮头不要忽视!寄生虫问题、有机质过多悬浮小颗粒多,也会伤鳃,鱼鳃受到损伤后,对氧气的利用降低,依旧会造成浮头!

2、强应激
这时候应激除了天气变化雨水影响外,像藻毒素、池底上浮、氨氮亚盐虫卵等,都会造成应激,对鱼形成混合应激。
有很多朋友在防应激这一块都会泼一些VC,这种情况下就发现,泼VC也没什么效果,这主要是这个季节,纯外部泼,效果肯定是不如平时的。
主要就是看鱼的体质,好的体质就是在这时候看出来的!这也是平时做的内服保健的意义。
有很多朋友说,平时鱼也吃料都挺好的,为什么还做内服?平时没什么事代表外界的刺激鱼能承受的住,在梅雨季又湿又热又闷,这时候鱼抗的久不久差异就出来了!

3、虫害增多
底质脏,适宜寄生虫繁殖,同时泛底后虫卵上浮,导致这段时间寄生虫特别难搞。有很多朋友用的杀虫药,效果都普遍没以前好了!
4、病害增多(混合感染)
很多朋友在这段时间都会有一种感觉,病害增多,而且还难治。像细菌性感染问题,罗非鱼、黄颡鱼链球菌;加州鲈诺卡氏菌;草鱼出血病等。肠炎就更不用说了,这种天气下人的肠胃炎都容易严重,再去想想鱼能不能承受的住。

5、吃料差
梅雨季节,有的鱼甚至直接不吃料了,首先就是氧气不足,其实溶氧真的很关键!
鱼没氧气能憋死,氧气还和鱼体代谢有关系,饲料吃进去后进行氧化分解是需要氧气的,氧气不足的话,进行到一半就停了,产生的有毒物质不亚于藻毒素的毒性。
同时溶氧会倒藻、伤鳃后氧气利用率变低,代谢能力差后,肝肠的负担就加重了。

很多人说为什么这种情况下死大鱼?大鱼吃得多啊,需要氧气的量多,像大人和小孩喘气的耗氧量不一样,再就是吃料的时候耗氧量是平时游动的 5 倍以上,严重的话这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停料了,避免鱼肝脏负担重再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