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性养殖贝类,蛤仔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单种产量最高的养殖贝类,我国蛤仔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近年来,我国蛤仔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苗种繁育、高值化利用等问题。
为破解蛤仔产业发展阻碍,促进产业交流及产学研联动协作,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成立大会”于12月6日在广东珠海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大连海洋大学承办,并得到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
部分前排嘉宾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国范研究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发展处处长赵文武及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空军,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推广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媒体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蛤仔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陈丽纯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陈丽纯担任本次大会主持人。
会议伊始,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空军、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发展处处长赵文武、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分别为本次大会致辞。
梁空军副主任对莅临珠海参加此次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蛤仔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梁空军副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基本情况,提到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对珠海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并欢迎全国企业家到珠海投资兴业。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产业发展处处长赵文武致辞
赵文武处长在致辞中提到,蛤仔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位居海水养殖贝类之首,产业地位十分重要。其希望分会成立后,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业界沟通合作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不断增加分会对广大从业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从业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发展总目标,坚实推进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崔和会长在致辞中指出,蛤仔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渔民收入、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希望蛤仔分会的成立能够为蛤仔产业打造高端平台;汇集产业发展信息,反映企业诉求,协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及诉求,确定分会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解决产业尖端问题,将产、学、研、销等产业链重要环节切实结合起来,有效沟通交流,为蛤仔产业的科学发展汇集扎实力量,力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宣读分会成立及聘任分会会长决定
随后,崔和会长宣读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成立的决定”,同时宣布聘任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国范为蛤仔分会首届会长,并为其颁发聘书。
崔和会长为蛤仔分会首届会长张国范颁发聘任证书
分会会长讲话并宣布分会组织机构名单
蛤仔分会会长张国范宣布就任并讲话。其在讲话中提到,蛤仔是世界性分布、世界性生产、世界性消费的水产品,是中国传统养殖贝类之一。当前,蛤仔产业正处于从数量效益性向质量效益性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养殖面积日益萎缩的当下,如何提高养殖效益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是养殖方式需要有所创新,另一方面可从品种上入手。此外,蛤仔产业发展不仅是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价值,还要关注生态、绿色发展,对环境的改善同样至关重要。随后,张国范会长宣布分会组织机构名单。
崔和会长、赵文武处长为蛤仔分会各执行会长单位颁发证书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由大连海洋大学闫喜武教授、丹东大鹿岛海兴(集团)有限公司、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及福建省浩远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分会执行会长;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港市祥顺渔业有限公司、丹东泰宏食品有限公司、福清东龙湾花蛤小镇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兴城山海龙湾海洋牧场有限公司、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东港市宏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福建南日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及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分会副会长单位;此外还有来自天津、山东、辽宁、福建、广东等省市的18个理事单位及7个会员单位。
宣读分会工作细则及自律公约
蛤仔分会执行会长、大连海洋大学闫喜武教授宣读分会工作细则,蛤仔分会执行会长单位、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郑剑丽宣读自律公约,随后全体分会成员、单位表决通过。
蛤仔分会执行会长单位、福建省浩远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郑文平董事长对分会会标的图案设计进行了介绍。
至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正式成立,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蛤仔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发挥信息传播效应,深化了我国蛤仔产业界的交流互动,蛤仔分会的成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国蛤仔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